DeFi崛起:全球經濟不確定下的新避風港

robot
摘要生成中

DeFi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重新定位爲避風港

近期,國際貿易摩擦再次升級,某國對另一國的汽車徵收高達125%的關稅。這種關稅戰雖非新鮮事,但此次"升級版"確實讓全球資本市場再次感受到了顯著的壓力。各類資產如股票、商品和債券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避險行爲。然而,加密貨幣市場的反應卻相對平穩,這引發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DeFi是否正在這種全球經濟結構性摩擦中,重新獲得"避風港"的地位?

雖然過去對此觀點持保留態度,但現在的看法正在逐漸改變。以下是一些觀察和思考:

監管環境的暫時放松

今年3月,某國立法機構通過了一項對DeFi用戶頗爲有利的決議,暫時擱置了要求鏈上協議報告用戶交易信息的規定。這一舉措雖不能等同於完全免稅,但確實爲鏈上交易創造了一個監管壓力較小的環境,讓用戶有機會重建對鏈上資產配置的信心。

這種情況與傳統金融中利用離岸市場作爲低摩擦通道有異曲同工之妙,DeFi似乎正在逐步承擔類似的角色。

結構性收益成爲焦點

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資金往往會尋求"結構確定"的投資路徑,即使收益率相對較低。這解釋了爲什麼Staking類產品開始重新受到關注。用戶將資產質押在主網上獲得協議層獎勵,這種模式邏輯清晰,路徑可預測,波動性相對較小。

特別是在某些生態系統中,鏈上質押代幣還可以參與其他DeFi活動,如借貸或流動性挖礦。這種模式既保留了Staking收益,又不完全犧牲流動性,形成了一種類似"結構性理財"的鏈上邏輯。

鏈上透明度成爲優勢

在未來監管政策不明朗的情況下,那些鏈上記錄完整、結構清晰的協議可能比灰色操作更具長期生存能力。一些項目雖然不是爆款,但其標準化的操作路徑——如質押、獲得代幣、再用於抵押、借貸或流動性池等——使得整個資產路徑可查、合約行爲公開,爲未來的合規接軌提供了便利。

從工具拼貼到資產配置系統

DeFi的使用正從簡單的"工具套利"轉變爲構建"資產結構"。用戶可以通過一系列步驟,如質押、借貸、流動性挖礦和自動複利,創建一個鏈上的結構性收益模型。這種模式更接近於"主動管理的組合資產",而非單純的投機行爲。

構建鏈上結構的時機

當前階段可能是在下一輪市場漲前,最適合構建結構和積累倉位的時期。對於那些相信宏觀不確定性將持續、希望避免將全部資產投入高波動標的、期待未來能夠建立一套涵蓋稅務、合規和鏈上收益的完整體系的投資者來說,搭建一個鏈上的"結構性收益組合"可能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向。

雖然特定項目或代幣不一定是最佳選擇,但它們的機制確實具備了"可解釋、可組合、可迭代"的特性,可以成爲這種結構實驗的一部分。

盡管無法預測下一個週期何時到來,但從現在開始構建結構性投資組合,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在125%關稅恐慌中,DeFi是不是正在成爲新的避風港?

DEFI16.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稳定币焦虑症vip
· 07-22 01:13
鸡肋玩意,照样暴雷
回復0
区块链流浪诗人vip
· 07-21 03:21
生态终于要好起来了?
回復0
Moon火箭队vip
· 07-21 03:15
火箭已装填,准备发射到月球
回復0
RugPull Therapistvip
· 07-21 03:09
都在套啊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