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全面ZK化 打造可驗證世界計算機

robot
摘要生成中

以太坊的"ZK終局":全面擁抱零知識證明的戰略轉型

以太坊工程師Sophia Gold最近發布的《交付L1 zkEVM #1:實時證明》博文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這篇文章展現了以太坊未來的核心發展藍圖:將零知識證明(ZKP)技術全面整合到Layer 1協議的各個層面。第一步是將節點的EVM升級爲zkEVM,使節點在執行交易和運行智能合約時能同步生成零知識證明。

這是一場堪比"The Merge"的架構級革命,旨在從根本上解決以太坊在擴容、安全與經濟模型上面臨的多重挑戰。那麼,以太坊爲何選擇在此時"全面下注"ZK?這一戰略轉向背後有何深層邏輯?它又將如何重塑L1乃至整個L2生態?

一、從"重新執行"到"證明驗證"的範式轉移

以太坊的ZK化構想核心在於重塑共識驗證機制。

目前模型下,驗證者節點需要重新執行每筆交易,這是限制吞吐量的主要瓶頸。未來模型中,區塊構建者會生成ZK有效性證明,驗證者只需驗證這份證明即可。由於驗證ZK證明的計算成本遠低於重新執行交易,且驗證時間與交易數量幾乎無關,這使得以太坊可以大幅提升區塊Gas上限。

以太坊團隊爲L1 zkEVM設定了嚴格的技術標準,包括10秒內的證明延遲、128位密碼學安全、300 KiB以下的證明大小等。同時引入了"多證明"安全機制,要求對同一區塊由多個獨立團隊生成多份證明。

二、以太坊全面ZK化的動因

以太坊全面擁抱ZK技術是基於對經濟模型、競爭環境和未來市場需求的深度思考:

  1. 修正"以L2爲中心"經濟模型。通過zkEVM降低L1延遲並提升吞吐量,重新吸引高價值交易,增加L1手續費收入。

  2. 應對高性能公鏈競爭。利用ZK技術在保持去中心化優勢的同時提升性能,實現安全性與高性能的兼得。

  3. 爲迎接RWA與機構金融浪潮布局。ZK技術提供的密碼學級別最終性和合規性證明能力,契合機構金融的核心需求。

三、ZK終局在行動

以太坊的ZK終局早有端倪:

  • 2025年4月,Vitalik Buterin提出用RISC-V替代EVM以提升ZK效率。
  • 2025年6月,Justin Drake宣布以太坊在L1擴容上"全面押注ZK"。

歷史上阻礙ZK Rollup發展的技術復雜性、開發者體驗差距和流動性碎片化等問題正在被逐一攻克。如今,ZK證明生成時間大幅縮短,zkEVM項目已實現高度EVM兼容性。

四、Rollup生態轉型

以太坊L1的ZK化將重塑Layer格局:

  • "原生Rollup"概念的提出,爲ZK Rollup提供了標準化、安全且高效的驗證層。
  • Optimistic Rollup面臨挑戰,但領先項目正積極適應。Optimism展現了明確的ZK轉向戰略,Arbitrum提出了"ZK+Optimistic混合證明"路線。

五、系統性影響

這場變革將帶來全方位影響:

  • 性能願景:區塊Gas上限有望提升10-100倍。
  • 新的經濟分工:形成證明者和驗證者的專業化分工。
  • ETH價值捕獲重塑:更強大的L1將推高交易費,增加ETH銷毀量。
  • 與danksharding協同:共同構成以太坊的"雙輪驅動"擴容戰略。

結語

以太坊正在從"世界計算機"進化爲"可驗證的世界計算機"。通過將密碼學真理深度嵌入其核心,以太坊不僅在爲自身的未來鋪路,也在爲整個去中心化世界構建更加安全、可信和可擴展的基礎。ZK終局,正是以太坊對這一未來最堅定的承諾。

ETH-4.15%
ZK-3.2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空投猎手007vip
· 07-24 02:55
又来蹭热度捏
回復0
frenethvip
· 07-23 19:56
zk技术已经卷到不行了吧
回復0
熊市苦修僧vip
· 07-21 04:04
牛市热闹看得多了 沧海早已禅心
回復0
GasFeeCriervip
· 07-21 03:57
链上居然要燃烧gas费啦
回復0
RugDocDetectivevip
· 07-21 03:57
喜提扩容就看v神这波了
回復0
MEVHunterXvip
· 07-21 03:48
就看机构接不接招咯
回復0
假如我在链上vip
· 07-21 03:38
整天吹zk有啥用 L2费用还不是贵死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