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幣圈生態異化 代幣銷售成唯一主導模式
幣圈生態的異化與變遷
回顧近期香港舉辦的區塊鏈大會後,與國內業內人士的交流令人感慨良多。熟悉的面孔依然活躍,但市場的氛圍已悄然改變。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牛市或熊市,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令人恍如隔世的行業生態。
在當前環境下,幣圈似乎只剩下一種主導業務模式:銷售代幣。
行業運轉的三大支柱
縱觀幣圈發展歷程,其運作一直依賴三個核心環節:
價值創造:通過技術創新滿足用戶需求,如比特幣、以太坊、穩定幣等。
價值發現:投資機構捕捉潛力資產,推動行業發展。
價值流通:構建代幣銷售渠道,促進一級市場到二級市場的流轉。
這三者本應相互促進,共同構建健康的市場生態。然而,現實情況是:前兩者日漸式微,而第三者卻繁榮異常。
項目方不再專注於用戶需求和產品開發,投資機構也不再深入研究行業趨勢。整個市場似乎只剩下一個聲音:"如何銷售代幣?"
代幣銷售經濟學與資源寡頭
理想中的市場應該是三個環節緊密相連:項目方開發優質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獲得利潤和市場溢價;投資機構在適當時機介入或退出;流通渠道則提高資本效率。
然而,當前的幣圈討論已經很少涉及創新機會、產品開發或用戶需求。即便在投資熱度普遍降低的情況下,仍有如AI代理這樣的局部熱點能夠激發創業熱情。
二級市場機構普遍趨於保守,新上線的小市值代幣往往難以持續,模因幣的流動性更是接近枯竭。
在這種行情下,活躍的主要是第三類機構:做市商、代理商和中介。他們的主要話題集中在如何美化數據、上線大型交易平台、推廣宣傳以及增加交易量等方面。
市場參與者的同質化嚴重,都在競相爭奪幣圈日益稀缺的存量資金。
這導致了頭部資源方(如頂級項目、大型交易平台及其上幣部門、資源雄厚的做市商和代理商)形成了一個牢固的利益共同體。幣圈的資金流動呈現出一個特殊的循環:從流動性提供者流向投資機構,再流向頭部項目,同時通過二級市場的散戶不斷補充,最終滋養了這個利益共同體。
創新精神的消退
相比2022年底的行業低谷,當時雖然市場遭受重創,但大量資金仍沉澱在投資機構和大戶手中。這些資金具有造血功能,能夠投入創業項目,產生正向外部效應,創造價值並吸引新的資金流入。
而現在,大量資金被中間環節消耗,項目方往往只求上市套利,成爲投資機構和二級市場的中間商,不再專注於價值創造,而是傾向於打造"空殼"故事。從商業邏輯來看,如果下遊分銷渠道佔據了大部分成本,那麼必然會壓縮上遊的研發和運營投入。
許多項目方幹脆放棄了產品開發,將全部資金用於宣傳和上市。畢竟,沒有真實產品和用戶的項目也能成功上市,而且現在的宣傳也可以包裝成"模因"驅動。投入越少在產品和技術上,反而能留出更多資金用於上市和拉升價格。
幣圈的創新路徑演變成:
"構建吸引人的敘事 → 快速包裝 → 尋找關係上市 → 套現離場。"
中介主導的市場困境
表面上看,項目方將資金集中在上市和提升價格上,似乎各方都能獲利:投資基金得以退出,二級市場散戶有了交易機會,中間商賺取豐厚佣金。
然而,長遠來看,正向外部性的喪失導致只有中間商越做越大,形成壟斷後抽成比例不斷攀升。
上遊的項目方被迫縮減產品研發成本,面臨監管壓力和高額抽成,風險收益嚴重失衡,最終可能選擇退出。下遊的散戶之間競爭加劇,"永遠接盤"的感覺導致賺錢效應消失,大量投資者退出市場。
本質上,無論是交易平台、做市商還是代理商、社區,都是服務提供者,並不直接創造價值和正向外部性。當服務方和抽水方成爲市場最大的受益羣體時,整個市場就像患上了癌症,最終可能導致整體衰退。
週期性與重建希望
幣圈終究是一個週期性市場。
樂觀者相信,在當前流動性匱乏的低谷之後,終將迎來真正的"價值復興"。技術革新、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將重新激發創新熱情。創新永不止步,泡沫終將消退。即便只有一線希望,也足以成爲指引方向的燈塔。
悲觀者則認爲,泡沫尚未完全破滅,幣圈還需經歷一次更深層次的"大洗牌"。只有當中介無幣可抽,中間商主導的市場格局崩潰時,才可能迎來真正的重建。
在這個過程中,從業者將經歷一段充滿質疑、內耗、倦怠和自我懷疑的混沌期。
但這正是市場的本質——週期即命運,泡沫也是新生的前奏。
未來或許光明,但通往光明的道路可能會漫長而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