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南塘DAO探索Web3與鄉建融合之路:挑戰與思考
南塘DAO記事(中篇)
目標是什麼?
"促進鄉村建設與Web3融合。"
這是南塘DAO的核心目標。具體來說,組織希望通過升級改造文化大院,建設Web3夥伴在鄉村的基地;同時與當地合作社深度融合,建立可持續的治理和經濟體系。
然而,理想與現實存在較大差距。南塘DAO目前更像是將其他DAO模式生硬地移植到鄉村,未能與鄉村需求緊密結合,目標設定也較爲分散,缺乏聚焦。
民主不是村民的民主,鄉建是客體的鄉建
南塘DAO的民主僅限於小範圍內部,未能廣泛連接並動員鄉村社區。這種實踐淪爲"客體的鄉建",即由外來主體主導的鄉村建設,而非村民自我驅動的治理模式。對於整個鄉村而言,DAO及其成員很大程度上仍是局外人。
目標分散,各自爲戰
"促進鄉建與Web3融合"是個吸引人的目標,但在實踐中充滿挑戰。成員各自目標不清晰,導致組織目標頻繁變動,難以形成共識。通過分析提案可以看出,項目從初期聚焦"扎根在地"逐步轉向"向外拓展"。
建設社區,還是商業化?
社區建設與商業化之間存在張力。一方面,社區始終關注鄉建與Web3領域的整體建設,以及與南塘在地社區的深度融入。另一方面,成員也意識到現有模式在經濟上的不可持續性,開始探索商業化可能。
激勵與流通的實驗——南塘豆
2024年8月,南塘豆(NT)正式上線,初始發行量爲1000萬枚。南塘豆作爲社區激勵方式,承擔"貢獻記錄"和"投票權憑證"的雙重功能。
工時制的局限
現行的"貢獻記錄"制度在工分申請和評估過程中暴露出準入要求不明確、評價標準單一、互評機制失效等問題。以工作時長作爲唯一評價標準的"同工同酬"模式存在明顯局限性。
讓南塘豆流通起來
社區嘗試了"年貨化債及工分推廣計劃",試圖培養村民使用代幣的習慣。然而,現實與藍圖形成強烈反差,預想中村民自主使用南塘豆的場景始終未能出現。
衆志成城:溫暖的年貨計劃
面對合作社的債務壓力,南塘DAO成員自發決定把自己的南塘豆"借"給合作社,用自己勞動賺得的"工分"給在地村民獻上愛心。這次行動超越了貨幣本身所承載的意義,體現了DAO成員的善意。
足夠去中心化嗎?
不可忽視的外部力量
盡管官方未明令禁止DAO存在,但對其行動影響力密切關注。例如,"行走春天"活動因"兩會"因素被迫調整。此外,合作社對本地事務治理擁有"一票否決權",構成另一種"無形的監管"。
被"壟斷"的經濟來源
南塘DAO的資金主要來自劉兵個人,這種單一資金來源引發了對其財務獨立性的擔憂。除DAO外,南塘合作社員工工資也由劉兵以借款形式承擔,面臨壟斷問題。
不夠去中心化的投票
投票權分布不均,少數成員佔有大部分南塘豆。投票機制經歷了"一人一票"、"按權重投票"和"按權重但單人不超過20%"三種變化。當前機制存在漏洞,如允許非正式成員參與投票,可能導致治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