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xStocks與Robinhood:股票代幣化的開放與合規之路
xStocks與Robinhood:股票代幣化的兩種路徑
近期,股票代幣化成爲Web3社區熱議話題,其中以xStocks和Robinhood的模式最具代表性。xStocks採用開放式生態系統,允許普通用戶在鏈上自由交易;而Robinhood則採取合規優先的閉環模式,僅面向歐盟區交易所用戶開放,且限制代幣轉移。本文將通過多組數據深入探討這兩種模式的特點及發展現狀。
xStocks:開放生態系統的嘗試
交易情況
xStocks目前支持61種股票代幣,其中10種已在鏈上產生交易。截至7月2日,SPY、TSLA、CRCL、MSTR和NVDA的累計交易量均超過100萬美元。此外,AAPL、GOOGL、QQQ、META和AMZN也出現用戶交易。某些Meme交易平台還推出了xStocks專屬交易區。
在獲得某些大型交易平台支持後,xStocks交易量顯著增長。7月1日,單日交易量達664.1萬美元,交易用戶超過6500人,交易筆數超過1.78萬筆。其中TSLA、SPY和CRCL單日交易量均超過100萬美元。
發行機制
xStocks採用1枚代幣對應1股股票的模式。專業投資者或合規投資者可申請成爲一級投資者,通過Backed購買實際股票。Backed負責在券商處購買股票,並將等量代幣鑄造給一級投資者。一級投資者可隨時發行和贖回股票代幣。目前,NVIDIA、Circle和Tesla的股票代幣發行量最大,均超過1萬枚。
流動性來源
xStocks的流動性主要依賴於交易所做市商。與交易所合作不僅提供了分發渠道,還讓交易所成爲一級發行環節的一部分,利用其做市商資源提供流動性。交易活躍度與流動性池深度相輔相成。例如,交易量最高的SP500(SPY)在鏈上的USDC本位流動性已達100萬美元,超過了已發行股票代幣的市值。然而,交易量較低的股票代幣仍面臨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流動性激勵
xStocks正積極與Solana生態中的DeFi協議合作,包括DEX聚合器Jupiter和借貸協議Kamino。未來可能會參考Backed在EVM網路上發行的bStocks模式,與公鏈和主流DEX合作,使用第三方協議代幣來激勵和引導散戶提供股票代幣流動性。
Robinhood:合規閉環的探索
發行情況
Robinhood選擇在Arbitrum上發行股票代幣,目前已部署213種代幣,總部署成本僅5.35美元,平均每個代幣成本0.03美元。低廉的手續費是選擇Arbitrum的重要因素之一。未來,Robinhood計劃基於Arbitrum開發專有鏈Robinhood Chain。
非上市公司股票代幣
Robinhood EU宣布將推出全球首批非上市公司股票代幣,包括OpenAI和SpaceX。這一舉措使加密貨幣市場有望成爲高潛力非上市公司股票的預售市場,讓加密用戶可能比傳統股票投資者更早接觸到即將上市的公司股票。目前,Robinhood已鑄造2,309枚OpenAI(o)代幣。
合規要求
Robinhood的股票代幣合約內嵌了嚴格的合規要求。每次轉帳都需要檢查經過批準的錢包註冊表(KYC/AML),這些代幣可能無法與DeFi協議直接交互。即使是歐盟用戶在鏈上購買股票代幣,也無法將其轉移至非註冊名單地址,此類轉帳操作會被系統阻止。
即將上線的股票代幣
除OpenAI外,Robinhood相關地址已爲79個部署的股票代幣設置了元數據,涵蓋了Robinhood Markets、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GameStop等公司股票,以及Schwab US Dividend Equity ETF、Yieldmax MSTR Option Income Strategy等ETF。部分已設置元數據的股票代幣已進行了少量鑄造,預示着即將上線。
總的來說,xStocks和Robinhood代表了股票代幣化的兩種不同路徑:一種追求開放性和可組合性,另一種則注重合規性和風險控制。這兩種模式各有優劣,未來發展走向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