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以太坊主網十年:從創世團隊到去中心化社區的關鍵人物演變
以太坊主網十周年:從創世團隊到去中心化社區的關鍵人物
2025年7月30日,以太坊將迎來主網上線十周年。作爲區塊鏈技術的代表性項目,以太坊不僅改變了加密貨幣格局,更爲去中心化應用提供了強大基礎設施。ETH價格在這一重要時刻試圖突破2021年以來的四年阻力位,向4000美元發起衝擊。當天,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等核心貢獻者將在十周年慶典直播中發表演講。
回顧以太坊的十年發展歷程,從創世團隊到去中心化社區的崛起,背後是一羣充滿理想、才華橫溢的關鍵人物。他們的分合聚散不僅塑造了以太坊的今天,也影響了整個區塊鏈行業的未來。
以太坊的起點
2013年,19歲的Vitalik Buterin提出了一個大膽構想:創建一個圖靈完備的區塊鏈平台,以支持去中心化應用的開發。這一想法吸引了Anthony Di Iorio、Charles Hoskinson、Mihai Alisie和Amir Chetrit加入,組成了以太坊項目的最初團隊。不久後,Joseph Lubin、Gavin Wood和Jeffrey Wilcke也加入其中,形成了"創世八人組"。然而,這個團隊在理念、目標上的分歧最終導致了後來的分裂。
Vitalik Buterin
作爲以太坊的創始人和精神領袖,Vitalik Buterin的人生軌跡與加密世界緊密相連。17歲時,他從作爲計算機科學家的父親那裏了解到了比特幣。2013年,他發布了以太坊白皮書,提出了一個圖靈完備的區塊鏈平台構想。2014年,他獲得了泰爾獎學金,隨即從滑鐵盧大學輟學,全職投身於以太坊的開發。
作爲以太坊的掌舵人,Vitalik持續引領着技術路線圖的演進。2022年9月15日,以太坊成功完成"The Merge"(合並),從PoW共識機制轉向PoS,能耗降低了99%。2023年4月12日,Shapella升級完成,首次允許質押者提取其ETH。
近期,Vitalik的思考愈發深入。2025年6月,他表示以太坊L1將在一年內實現約10倍擴容。7月2日,他再次警告,若去中心化僅停留在口號,以太坊將面臨生存危機,並提出了檢驗去中心化的三項核心標準。
Charles Hoskinson
Charles Hoskinson曾擔任以太坊的CEO,但在項目發展方向上與Vitalik產生了根本性分歧。Hoskinson主張以太坊應成立商業化公司,引入風險投資,而Vitalik則堅持非盈利和去中心化的道路。這場理念衝突最終導致Hoskinson在2014年被團隊"移除"。
離開以太坊後,Hoskinson與前同事Jeremy Wood共同創立了區塊鏈工程與研究公司IOHK。IOHK的旗艦項目便是公鏈平台Cardano(ADA),它憑藉嚴謹的學術研究風格和同行評審機制,在業界獨樹一幟,被譽爲"日本以太坊"或第一代"以太坊殺手"。
近年來,Hoskinson依舊活躍在行業前沿,並時常發表大膽預測。他近期表示,比特幣價格可能增長10倍至100萬美元,而他認爲Cardano(ADA)的增長潛力更大,可能漲100倍甚至1000倍。
Anthony Di Iorio
作爲一名天使投資人,Anthony Di Iorio是資助以太坊啓動的關鍵人物之一。他於2012年通過播客了解到比特幣,並迅速投身其中,同年在多倫多組織了比特幣聚會,正是在這裏他結識了Vitalik Buterin。
Di Iorio參與以太坊的初衷就是爲了賺錢,因此,當2014年團隊最終決定以太坊將以非盈利模式運作時,他便心生退意,並在此後逐漸淡出了核心圈。
離開以太坊後,Di Iorio創立了區塊鏈公司Decentral,並推出了廣受歡迎的多幣種錢包Jaxx Liberty。2022年,他啓動了Andiami項目,旨在通過硬件、代幣經濟學和博弈論解決去中心化網路中的集中化問題。
在Consensus 2025大會上,他表示以太坊的初衷並非成爲比特幣的競爭對手,而是作爲一種替代方案,並認爲以太坊因其廣泛的應用場景,有可能在市值上超越比特幣。
Amir Chetrit
Amir Chetrit是以太坊八位聯合創始人中最爲低調和神祕的一位。他是一位擁有美國和以色列雙重國籍的計算機科學愛好者,早年曾從事房地產行業。
2013年,Chetrit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場比特幣會議上結識了Vitalik Buterin,並受邀加入以太坊項目。然而,在2014年6月那場決定以太坊命運的瑞士會議上,Chetrit因對項目貢獻有限而受到質疑,最終同意退出核心團隊,但仍保留聯合創始人身分。
自此之後,Amir Chetrit便極少出現在公衆視野中。據知情人士透露,Chetrit目前低調支持多個區塊鏈項目,但鮮少公開露面,個人風格不喜宣傳。
Gavin Wood
作爲以太坊的首任CTO,Gavin Wood是將Vitalik Buterin宏大藍圖轉化爲現實代碼的關鍵人物。他撰寫了定義以太坊虛擬機(EVM)技術規範的"黃皮書",此外,他還主導開發了智能合約編程語言Solidity,爲整個以太坊生態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石。
然而,就在2015年以太坊主網上線僅三個月後,Gavin Wood便選擇離開。他與Vitalik在工程管理模式上產生了巨大分歧,他認爲項目需要更高效的中心化管理來推進,而Vitalik再次堅持了去中心化的社區驅動模式。
離開後,Gavin Wood創立了Parity Technologies公司和Web3基金會,並締造了Polkadot(波卡)。2024年4月,他發布了名爲JAM(Join-Accumulate Machine)的Polkadot新一代架構灰皮書。
Joseph Lubin
Joseph Lubin是以太坊八位聯合創始人中商業背景最深厚的一位。當2014年以太坊確立非盈利模式後,Lubin選擇不再參與核心開發。但他的離開並非決裂,而是以另一種方式更深度地參與和建設以太坊生態。2015年,他創立了ConsenSys,這是一家專注於以太坊生態的軟件技術公司和孵化器。
在過去的十年裏,ConsenSys成爲了以太坊生態系統中最重要、最多產的建設力量。它孵化了大量區塊鏈初創企業,爲以太坊貢獻了無數關鍵的基礎設施和應用,其中最成功的莫過於用戶數以億計的錢包MetaMask,以及開發者工具Infura和Truffle。
近期,ConsenSys領投了對SharpLink Gaming約4.25億美元的私募融資,Lubin出任其董事會主席。此外,面對社區對MetaMask爲何不發幣的質疑,Lubin多次暗示,ConsenSys的多個產品未來將推出代幣,並獎勵社區。
Mihai Alisie
Mihai Alisie在以太坊誕生之前,就是Vitalik Buterin最親密的戰友。2011年,他與Vitalik共同創辦了《比特幣雜志》,並擔任主編直至2013年底。
在以太坊項目早期,Alisie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他負責在瑞士建立項目所需的商業基礎設施和法律框架,並成功推動了以太坊的預售活動,團隊通過首次代幣發行(ICO)募集了超過3.1萬枚比特幣。
2015年,他創立了基於以太坊和FIL的去中心化社交項目Akasha,繼續在生態系統內發光發熱。在以太坊十周年之際,他聯合ETHGlobal、POAP等發起活動,鼓勵社區成員分享他們與以太坊的故事。
Jeffrey Wilcke
在以太坊早期的技術實現中,Jeffrey Wilcke是與Gavin Wood並駕齊驅的核心力量。他開發的Go Ethereum客戶端,即Geth,成爲了以太坊最核心、使用最廣泛的客戶端軟件,至今仍是網路運行的支柱。
然而,在經歷了以太坊硬分叉、一系列黑客事件以及兒子的出生後,Wilcke感到身心俱疲,選擇將Geth的維護和監督權交給了他的得力助手Péter Szilágyi,逐漸淡出了一線開發。
盡管如此,作爲早期核心貢獻者和大量ETH的持有者,Wilcke的財富動向依然備受市場關注。近期在其錢包沉寂數月後,於5月轉移了約2.62億美元的ETH至某交易平台。
新一代核心:PoS的守護者與工程師
當創始元老們的身影逐漸遠去,以太坊並沒有停下腳步。新一代的開發者和研究者接過了火炬,引領這臺"世界計算機"走向更廣闊的未來。
Danny Ryan
Danny Ryan作爲以太坊基金會的前核心研究員,在權益證明(PoS)和The Merge等關鍵升級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領導作用,被視爲新一代領導層的核心人物。
Ryan曾擔任以太坊The Merge升級的首席協調員,並監督了2021年信標鏈的推出。2023年2月,他發表了一篇影響深遠的文章,深入反思了以太坊在技術路線、MEV挑戰、L1協調治理、協議固化以及L2生態對齊等方面的生存問題。
2024年9月,Danny Ryan宣布離開以太坊基金會。2025年3月,Ryan宣布以聯合創始人身分加入專注於機構採用的Etherealize,以新的方式幫助以太坊發展,他的回歸被社區視爲一大利好。
Vlad Zamfir
作爲以太坊基金會早期的核心研究員,Vlad Zamfir是PoS共識機制研究的先驅之一。他對Casper協議(特別是CBC Casper)的研究,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