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Web3爆发前夜:应用层崛起 多赛道蓄势待发

ArkStream Capital 2023展望:Web3应用会在哪些场景爆发?

2018年7月,万向控股副董事长肖风博士曾预言区块链行业可能出现5万亿美元级别的公司。当时整个加密市场总市值仅2000多亿美元,在经历一整年下跌后更是跌至1000亿。从2018年1月最高点8300亿美元到12月最低点1000亿,整个加密市场下跌了88%,距离5万亿市值差距50倍。那时绝望和迷茫充斥着几乎每一个Crypto参与者的内心,大多数人迷失了方向。

我们经历的这一周期,应用层和协议层开始了规模性的爆发:DeFi协议创造价值,"胖协议"还是"胖应用"的讨论进入视野;公链将生态发展放在首位;CryptoPunk、BAYC等蓝筹NFT成功出圈。2021年11月,加密市场市值达到3万亿美元,距离5万亿不到一倍差距。全球加密用户数量达到1亿。虽然此后进入漫长下跌,但随着行业进一步清退,我们相信熊市底部已经呈现,2023年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时刻。

相比择时,我们更应思考:在全球加密用户达到10亿,15%人类进入Web3时,哪些赛道会诞生万亿级别应用?这些应用下个周期又该如何发展?我们将从多个赛道进行分析,探讨2023年的布局思路。

2023年万字展望:十亿用户的链上应用会在哪些场景爆发?

应用还是基础设施?

我们认为,下一周期极大可能迎来应用层爆发。这与互联网发展路径相似,在基础设施难以普及时,开发者致力于基础设施搭建。当大量用户具备涌入条件后,行业巨头变成垄断型应用开发者。Web3路径类似,经过多个周期探索后,"应用"话语权逐渐增大。掌握用户、拥有流量入口,就掌握了Web3话语权。所以下一周期,尽管基础设施尚未能支撑十亿级用户,但对应用开发者来说,这是抢占"制高点"的黎明时刻。

2023年万字展望:十亿用户的链上应用会在哪些场景爆发?

DeFi

DeFi未来探索可能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如何吸引圈内中心化金融机构客户,二是如何吸引无银行账户的圈外用户。2022年Luna崩盘后引发的连环踩踏事件,让许多用户对Crypto产生质疑。但我们看到DEX交易量在FTX暴雷后迅速翻倍,大家对中心化机构的恐慌转变为对去中心化金融协议的信任。这是DeFi下一轮叙事之一,即取代现有中心化金融机构。

当然,CEX仍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DEX仍有很大成长空间。特别是在衍生品领域,DeFi的成长空间更大。要实现与CEX相同的衍生品交易体验,现有DEX在响应速度、高并发处理能力、深度、便利性等方面还有待提升。这需要L2等扩容方案、资产跨链方案、账户隐私保护、新的流动性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的探索。

另一个DeFi发展方向是,如何在低金融化的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低门槛获得用户。DeFi可能帮助这些国家绕过传统金融体系,直接使用数字货币进行生活化支付。这既需要技术迭代降低门槛,如AA钱包和智能合约钱包的发展、建立纯链上信用机制,又要考虑本地化和地推、用户教育等问题。

2023年万字展望:十亿用户的链上应用会在哪些场景爆发?

X to Earn

X to Earn强调的是X,而非Earn。Earn可帮助项目冷启动、早期拓展用户,但不能作为唯一目标。项目应在完成冷启动后迅速让旁氏模型软着陆,削弱早期用户利益。"X"才是项目持续运行关键,应用本身应带来更多用户需求,用户留存应依托于应用中的用户行为,而非获得更多代币。

降低用户门槛、吸引圈外流量是下个周期共识,也是Web2向Web3转变的必经之路。旁氏项目仍将存在,且必定有一些会大放异彩。但要记住:1. 永远没有"大而不倒";2. 能成就你的,往往也能轻易让你灭亡。

2023年万字展望:十亿用户的链上应用会在哪些场景爆发?

游戏和元宇宙

游戏能吸引人与否,始终在于其是否足够好玩。元宇宙强调的沉浸感和现实映射,与NFT和Token经济带来的旁氏模型和经济收益,都只是对游戏性的补充。游戏本身的"可玩性",才是真正的硬实力。

能在下一周期爆发的Web3游戏,应是在原本足够好玩、能吸引玩家、拥有正向现金流的基础上,再辅以轻量的代币模型。Token可作为分红权益,而非与用户行为强绑定。应把玩家与投资者分流,让喜欢沉浸在虚拟世界的玩家继续做"英雄梦",让希望获得资金收益的投资者专注决策获利。

游戏产业分为基础设施、发行平台和游戏本体。我们也关注游戏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更接近"元宇宙"概念。过去一年我们投资了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如提供原生区块链游戏开发引擎的Fragcolor、打造链上AR交互方式的Anima等。真正能改变世界的是那些给我们带来新奇体验且充满想象力的产品。

2023年万字展望:十亿用户的链上应用会在哪些场景爆发?

NFTFi

NFT市场的交易额开始企稳。与其说断崖式下跌,不如说动辄上万美金的Social Money本来就超出了应有价值,市场重回良性成长阶段。

对于NFT来说,NFTfi与DeFi最大的差异在于,目前主流NFT作品PFP同时具备一致性和非一致性。这种割裂性使得NFTfi不像DeFi早期那样快速增长。

就交易流动性而言,有Marketplace/AMM Protocol/Aggregator三类解决方案。Marketplace竞争激烈,其中艺术类NFT交易所2022年交易量急剧下滑。综合型NFT交易市场以Opensea为首,但也面临诸多挑战者竞争。

纵观整个NFTfi市场,我们发现它依然处于非常早期阶段。NFT流动性解决方案仍是当前要务,是整个NFTfi堆栈最底层的积木。我们认为处于流动性底层的Marketplace、AMM Protocol、Lending Protocol依然是投资人最需关注的细分领域。

2023年万字展望:十亿用户的链上应用会在哪些场景爆发?

钱包

钱包作为最大的用户入口,在降低用户门槛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来钱包发展分为智能合约钱包和MPC钱包两个分支,但这两者都不是终局。钱包发展最终可能仍依赖于账户抽象方案,在代付Gas、社交恢复等功能伴随EIP-4337部署上线后,用户门槛将迎来跨越式下降。

对于钱包来讲,两种路径可取:一是从应用出发,逆向发展用户,形成以应用为主的生态;二是从B端服务出发,提供SDK,让更多应用接入钱包体系,迅速发展客户群。在技术实现方式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强运营拓展用户边界才是新钱包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2023年万字展望:十亿用户的链上应用会在哪些场景爆发?

社交

我们认为Web3社交的数据应存在于区块链之上,且用户对自己的账户数据存在绝对的掌控权。这是社交基础设施的部分,也是行业内顶尖团队正在构建的部分。基于这些社交协议产生的内容是基于区块链的,而数据和账户的所有权则属于用户本身。

在确定了数据所有权之后,Web3社交的下一步需要大量数据构建护城河。代币可能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用户激励方式或帮助应用构建更好的商业模式。前端搭建也是获得用户的关键。

在拥有大量数据后,如何挖掘数据产生的价值,将是后Web3时代最值得讨论的话题。目前Web3社交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投资基础设施的成功率远高于寻找客户端产品。

2023年万字展望:十亿用户的链上应用会在哪些场景爆发?

AI

ChatGPT的爆火让AI和Crypto结合重回讨论视野。未来AI和Crypto的结合方式难以预测,但目前有一些潜在用例正在开发或讨论中,如DeFi和金融交易、DAO管理、隐私和数据安全等领域。

已有一些项目正在探索AI和Crypto的整合,如Ocean Protocol。AI技术发展和Crypto普及也在推动智能合约发展。AI和Crypto的整合可能带来一系列新应用,以及更有效、安全和可信的金融系统。

数字货币与AI的结合可能更加单纯,仅作为未来AI之间交互的结算单位,帮助AIGC产品更好地获得用户。

2023年万字展望:十亿用户的链上应用会在哪些场景爆发?

结语

展望下一个周期,应用可能不再是公链生态的附庸,而是巨型应用各自成立开山立派。Web3强调的互操作性和可组合性将在这个时候真正得以体现。我们期待这样一个场景: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以极低成本在各应用间切换,能自由社交、畅快游戏,不必担心过高门槛和费用,也不必担心资产安全。这样的Web3必定能承载人更多美好愿望,人们也将把更多时间放到互联网上、放到元宇宙中,在这个虚幻世界中实现更多想法。这个时候,Web3才会爆发出其无可比拟的价值。

2023年万字展望:十亿用户的链上应用会在哪些场景爆发?

DEFI10.3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链游脱坑专家vip
· 07-23 06:23
又要砸盘回收筹码了
回复0
佛系矿工ervip
· 07-22 14:56
又在做梦五万亿
回复0
Ser_This_Is_A_Casinovip
· 07-22 02:48
五万亿这数字笑死爹了
回复0
NFT黑洞钱包vip
· 07-21 22:02
跌了不是问题 还得跌
回复0
空投黑洞vip
· 07-21 21:56
肯定又是一波新韭菜
回复0
空投疯子老王vip
· 07-21 21:36
又想开割韭菜了
回复0
digital_archaeologistvip
· 07-21 21:34
5万亿 又在做梦吧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