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策略的比特币战略:一场改变金融格局的新传奇在华尔街的历史长河中,微策略公司的比特币战略转型之路注定会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新传奇。## 一场引发全球关注的比特币战略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全球流动性危机,各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导致货币贬值和通胀风险加剧。Michael Saylor在疫情期间重新评估了比特币的价值。他认为,当货币供应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时,人们需要一种不与法定现金流挂钩的避险资产。因此,他为公司选择了比特币战略。相较于其他公司推出的BTC ETF或Spot Bitcoin ETPs,微策略的比特币战略更加激进。它通过公司闲置资金、发行可转债、股份增发等融资方式来购买比特币,公司本身获取比特币上涨的潜在收益,同时承受下跌的潜在风险,而ETF/ETPs更侧重于价格的追踪。## 微策略的资金来源和比特币购买历程微策略主要通过四种途径筹集资金购买比特币。**1. 使用自有资金购买**最初三笔投资,微策略将账面闲置资金投入购买。2020年8月投资2.5亿美元购买21400枚比特币;9月投入1.75亿美元购买16796枚比特币;12月投入0.5亿美元购买2574枚比特币。**2. 发行可转换优先债券**为购买更多比特币,微策略开始采用发行可转债的方式融资买币。可转换优先债券允许投资者在特定条件下将债券转换为公司股票。这种债券利率较低,甚至为零,同时设定高于当前股价的转换价格。投资者之所以愿意购买,主要因为其提供了下行保护以及股价上涨时的潜在收益。微策略发行的几期可转债利率在0%-0.75%之间居多。**3. 发行优先担保债券**除可转换优先债券外,微策略还发行过一次4.89亿美元2028年到期6.125%利率的优先担保债券。优先担保债券是一种有抵押的债券,风险比可转换优先债券更低,但只有固定利息收益。微策略发行的这批优先担保债券已选择提前还款。**4. 市价股票发行**随着比特币战略初见成效,股价持续上涨,微策略采取了更多的市价股票发行方式融资。这种方式获得的资金风险更低,因为它不是债务,没有还款压力,也不存在某个可预见的还款日期。微策略先后与多家代理结构签订公开市场销售协议。根据这些协议,公司可不定期通过代理机构发行和出售A类普通股。这就是业内所谓的ATM。市价股票发行更加灵活,微策略可根据二级市场行情选择出售新股时机。由于发行股票稀释了现有股东权益,但其与比特币价格相关性、每股含币量上升等变化,导致市场对此举措反应复杂,股价整体呈现较高波动率。截至2024年12月30日,微策略总计投资约277亿美元,购买了444262枚比特币,持仓均价62257美元/枚。## 关于微策略"智能杠杆"购买比特币的几个关键问题### MSTR的杠杆风险高不高?总体而言,风险不太高。截至2024年12月30日,微策略持有444262枚比特币,价值422.5亿美元。假设其他资产未变(即14.9亿美元),总资产为437.4亿美元,负债为72.7385亿美元,此时债务权益比率仅为0.208。与美股头部上市公司相比,微策略属于从软件行业转型为金融行业的公司,这个债务权益比率还是健康的。### 这些可转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成为未来无法承受之重?如果微策略后面不继续发行可转债,那么比特币长期跌破16364美元,其持仓的比特币价值才会低于可转债总额72.7亿美元。如果只采用ATM融资和闲置资金买币,随着持仓数量增加,这个"资不抵债"的价格线还可能变得更低。如果在比特币高位时继续疯狂发行可转债购买,并且比特币进入熊市,价格下跌导致持仓价值低于可转债总额,也会影响MSTR股价和再融资能力,继而使可转债变成无法承受之重。目前来看,微策略陷入"资不抵债"状况的可能性不大。### 为什么投资者开始关心MSTR的每股含币量?每股含币量将决定MSTR的每股净资产。无论发行可转债还是ATM,都是通过稀释股本来实现融资。对股东而言,稀释股本传统上是利空。微策略管理层给股东讲的故事是BTC Yield KPI。本质上,只要MSTR市值比持有的BTC总价值更高,即有市值溢价率,那么稀释股本去买BTC就能提升每股MSTR的含币量。含币量提升意味着每股净资产增长,对股东来说稀释股本融资买比特币仍然值得。这就是所谓"智能杠杆"的核心,将自身企业市值与比特币持仓市值之间的差异转化为资本运作优势。### 为什么近两个月微策略更激进地买入比特币?可能是因为MSTR的股价很高。微策略在最近两个月明显加大了融资买币规模。2024年11月和12月共投入176.9亿美元(占总投资额63.8%),购买了192042枚比特币(占总购买量43.2%)。其中146.9亿都是通过ATM方式融资。总体来看,微策略战略配置比特币在时间维度上有定投特征;但在数量和金额上,似乎牛市比熊市买得更激进。推测可能是因为牛市里MSTR股价涨幅更高。2024年8月高送转后股价涨3倍,全年涨4倍多,而比特币今年涨幅仅2.2倍。### 微策略之后,比特币还有什么上涨的动力?除了受微策略带动购买比特币的上市公司,目前想到只有更多的国家级战略储备,但在这轮牛市不抱太大期望。本轮周期比特币上涨主要有以下几大买盘:1. 对比特币有强共识的长期持有者2. ETF带来传统金融市场的增量资金3. 微策略持续买入,多家上市公司效仿,戴维斯双击4. 国家级战略储备如果说微策略后还有什么更能推动比特币上涨的动力,首选特朗普上台后推动美国政府的比特币战略储备,继而带动更多国家战略储备比特币。## 总结微策略的比特币战略不仅是一场企业转型的商业实验,也是金融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通过精妙的资本运作、智能杠杆和对比特币价值的深刻洞见,它不仅为自身赢得了市值的辉煌增长,也将比特币更深刻地推到了传统金融的视野,打破了加密资产与主流资本市场之间的壁垒。这次大胆尝试或许只是比特币传奇的序曲,或许只是比特币真正崛起过程中可有可无的一小步,却可能是金融新时代的一大步。
微策略比特币战略解析:智能杠杆如何改变金融格局
微策略的比特币战略:一场改变金融格局的新传奇
在华尔街的历史长河中,微策略公司的比特币战略转型之路注定会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新传奇。
一场引发全球关注的比特币战略
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全球流动性危机,各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导致货币贬值和通胀风险加剧。
Michael Saylor在疫情期间重新评估了比特币的价值。他认为,当货币供应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时,人们需要一种不与法定现金流挂钩的避险资产。因此,他为公司选择了比特币战略。
相较于其他公司推出的BTC ETF或Spot Bitcoin ETPs,微策略的比特币战略更加激进。它通过公司闲置资金、发行可转债、股份增发等融资方式来购买比特币,公司本身获取比特币上涨的潜在收益,同时承受下跌的潜在风险,而ETF/ETPs更侧重于价格的追踪。
微策略的资金来源和比特币购买历程
微策略主要通过四种途径筹集资金购买比特币。
1. 使用自有资金购买
最初三笔投资,微策略将账面闲置资金投入购买。2020年8月投资2.5亿美元购买21400枚比特币;9月投入1.75亿美元购买16796枚比特币;12月投入0.5亿美元购买2574枚比特币。
2. 发行可转换优先债券
为购买更多比特币,微策略开始采用发行可转债的方式融资买币。
可转换优先债券允许投资者在特定条件下将债券转换为公司股票。这种债券利率较低,甚至为零,同时设定高于当前股价的转换价格。投资者之所以愿意购买,主要因为其提供了下行保护以及股价上涨时的潜在收益。微策略发行的几期可转债利率在0%-0.75%之间居多。
3. 发行优先担保债券
除可转换优先债券外,微策略还发行过一次4.89亿美元2028年到期6.125%利率的优先担保债券。
优先担保债券是一种有抵押的债券,风险比可转换优先债券更低,但只有固定利息收益。微策略发行的这批优先担保债券已选择提前还款。
4. 市价股票发行
随着比特币战略初见成效,股价持续上涨,微策略采取了更多的市价股票发行方式融资。这种方式获得的资金风险更低,因为它不是债务,没有还款压力,也不存在某个可预见的还款日期。
微策略先后与多家代理结构签订公开市场销售协议。根据这些协议,公司可不定期通过代理机构发行和出售A类普通股。这就是业内所谓的ATM。
市价股票发行更加灵活,微策略可根据二级市场行情选择出售新股时机。由于发行股票稀释了现有股东权益,但其与比特币价格相关性、每股含币量上升等变化,导致市场对此举措反应复杂,股价整体呈现较高波动率。
截至2024年12月30日,微策略总计投资约277亿美元,购买了444262枚比特币,持仓均价62257美元/枚。
关于微策略"智能杠杆"购买比特币的几个关键问题
MSTR的杠杆风险高不高?
总体而言,风险不太高。截至2024年12月30日,微策略持有444262枚比特币,价值422.5亿美元。假设其他资产未变(即14.9亿美元),总资产为437.4亿美元,负债为72.7385亿美元,此时债务权益比率仅为0.208。
与美股头部上市公司相比,微策略属于从软件行业转型为金融行业的公司,这个债务权益比率还是健康的。
这些可转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成为未来无法承受之重?
如果微策略后面不继续发行可转债,那么比特币长期跌破16364美元,其持仓的比特币价值才会低于可转债总额72.7亿美元。如果只采用ATM融资和闲置资金买币,随着持仓数量增加,这个"资不抵债"的价格线还可能变得更低。
如果在比特币高位时继续疯狂发行可转债购买,并且比特币进入熊市,价格下跌导致持仓价值低于可转债总额,也会影响MSTR股价和再融资能力,继而使可转债变成无法承受之重。
目前来看,微策略陷入"资不抵债"状况的可能性不大。
为什么投资者开始关心MSTR的每股含币量?
每股含币量将决定MSTR的每股净资产。
无论发行可转债还是ATM,都是通过稀释股本来实现融资。对股东而言,稀释股本传统上是利空。微策略管理层给股东讲的故事是BTC Yield KPI。
本质上,只要MSTR市值比持有的BTC总价值更高,即有市值溢价率,那么稀释股本去买BTC就能提升每股MSTR的含币量。含币量提升意味着每股净资产增长,对股东来说稀释股本融资买比特币仍然值得。
这就是所谓"智能杠杆"的核心,将自身企业市值与比特币持仓市值之间的差异转化为资本运作优势。
为什么近两个月微策略更激进地买入比特币?
可能是因为MSTR的股价很高。
微策略在最近两个月明显加大了融资买币规模。2024年11月和12月共投入176.9亿美元(占总投资额63.8%),购买了192042枚比特币(占总购买量43.2%)。其中146.9亿都是通过ATM方式融资。
总体来看,微策略战略配置比特币在时间维度上有定投特征;但在数量和金额上,似乎牛市比熊市买得更激进。
推测可能是因为牛市里MSTR股价涨幅更高。2024年8月高送转后股价涨3倍,全年涨4倍多,而比特币今年涨幅仅2.2倍。
微策略之后,比特币还有什么上涨的动力?
除了受微策略带动购买比特币的上市公司,目前想到只有更多的国家级战略储备,但在这轮牛市不抱太大期望。
本轮周期比特币上涨主要有以下几大买盘:
如果说微策略后还有什么更能推动比特币上涨的动力,首选特朗普上台后推动美国政府的比特币战略储备,继而带动更多国家战略储备比特币。
总结
微策略的比特币战略不仅是一场企业转型的商业实验,也是金融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通过精妙的资本运作、智能杠杆和对比特币价值的深刻洞见,它不仅为自身赢得了市值的辉煌增长,也将比特币更深刻地推到了传统金融的视野,打破了加密资产与主流资本市场之间的壁垒。
这次大胆尝试或许只是比特币传奇的序曲,或许只是比特币真正崛起过程中可有可无的一小步,却可能是金融新时代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