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可信的链上资产管理新方案## 前言随着加密货币市场进入寒冬,黑客攻击逐渐从链上协议转向个人钱包。同时,强势加息周期导致流动性大幅抽离,造成多家中心化机构爆雷,严重损害用户资产。近期安全事故频发,经历越来越多资产被盗事件后,保障资产安全变得尤为重要,去中心化的安全资产管理方案也受到更多关注。## 资产自主权的重要性长期以来,许多用户为了便利选择使用中心化机构服务进入加密货币行业。然而,区块链世界有句名言:"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掌握私钥才能掌控资产)。用户选择中心化机构时也牺牲了一定安全性,一旦机构发生危机,用户资产将面临巨大风险。最近的某交易平台事件中,该平台挪用用户资产造成近60亿美元缺口,全球受害者估计高达百万人。如果用户一开始就学会用自己的私钥管理资产,并将大部分资产存储在去中心化设施中(如硬件钱包、多签合约等),就可以极大程度避免此类损失。然而,管理私钥并非易事,涉及私钥的生成、存储、管理、使用等多个方面的安全措施及最佳实践。2022年9月,某做市商机构因使用有问题的私钥生成工具,导致相关合约owner私钥泄露,造成近1.6亿美元损失。11月,某知名投资人也因钱包助记词泄露遭遇4200万美元被盗。这些事件表明,私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学问。在当前环境下,使用中心化机构服务存在巨大信任危机,而单独管理私钥又面临诸多挑战。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方法,既可以安全管理自己的资产,又不必担心因单个私钥泄露导致全部资产损失呢?## 某知名多签方案的优缺点由于以太坊本身不支持多签名模式,用户无法像比特币那样直接构建多签地址。不过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实现链上多签钱包。在选择智能合约钱包时,需要使用经过多次审计并长期验证的成熟方案。某知名多签方案无疑是较优选择。该方案允许用户将资产托管到多签合约中,并自定义签名规则。资产由多个地址协同管理,每笔交易需多方签名确认才能执行。这种方式可以消除单个私钥泄露导致全部资产损失的风险。然而,该方案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使用便捷性上存在一些不足:1. 每笔交易都需多方确认,效率较低。2. 不支持特定分权处理,所有成员权力完全一致。3. 无法对交互合约配置具体风控策略。那么,是否存在更好用的多签产品,在保持原有安全性的同时解决这些不足呢?某安全公司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灵活的链上分权与风控新方案该公司基于上述多签方案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模块扩展功能,实现了多签钱包与项目合约交互的灵活定制。新方案可提供以下服务:### 单签分权 支持函数级别的分权管理,可针对特定用户角色配置不同的函数交互权限。只需在网页界面简单配置,即可赋予用户角色对特定合约、特定函数的调用权限。例如,可以配置harvester角色仅能调用某DEX的收益提取函数。添加成员时指定用户角色,该地址就可以代表多签钱包执行特定合约调用交易。这样可以避免繁琐的多方签名过程,提高操作效率。同时由于权限受限,即使账户遭受攻击也不会直接威胁钱包本金资产,最小化了操作风险。### ACL风控除了函数粒度分权,新方案还提供更细粒度的ACL(访问控制列表)合约风控机制。用户可根据业务场景,定制化制定任意分权与风控规则,如:- 限制合约调用参数范围(如指定swap只允许操作固定几类token)- 限制某个合约函数的调用次数 - 对合约交互进行风险检查(如检查swap滑点不超过某个百分比)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案作为去中心化托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链上合约源码均已开源。用户或第三方可对源码进行审计,以确保不存在中心化风险。## 总结近期安全事件警示我们,无论将资产存放在中心化机构还是自行管理私钥,都存在一定安全风险。这推动各方寻求更好的资产托管方案。某公司推出的去中心化托管方案,扩展了业界成熟的多签解决方案,提供了更灵活的分权及风控功能,更好地平衡了资产安全性与易用性的矛盾,为机构和个人提供了新的资金管理工具选择。
链上资产管理新方案:多签钱包+灵活分权风控
安全可信的链上资产管理新方案
前言
随着加密货币市场进入寒冬,黑客攻击逐渐从链上协议转向个人钱包。同时,强势加息周期导致流动性大幅抽离,造成多家中心化机构爆雷,严重损害用户资产。近期安全事故频发,经历越来越多资产被盗事件后,保障资产安全变得尤为重要,去中心化的安全资产管理方案也受到更多关注。
资产自主权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许多用户为了便利选择使用中心化机构服务进入加密货币行业。然而,区块链世界有句名言:"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掌握私钥才能掌控资产)。用户选择中心化机构时也牺牲了一定安全性,一旦机构发生危机,用户资产将面临巨大风险。最近的某交易平台事件中,该平台挪用用户资产造成近60亿美元缺口,全球受害者估计高达百万人。如果用户一开始就学会用自己的私钥管理资产,并将大部分资产存储在去中心化设施中(如硬件钱包、多签合约等),就可以极大程度避免此类损失。
然而,管理私钥并非易事,涉及私钥的生成、存储、管理、使用等多个方面的安全措施及最佳实践。2022年9月,某做市商机构因使用有问题的私钥生成工具,导致相关合约owner私钥泄露,造成近1.6亿美元损失。11月,某知名投资人也因钱包助记词泄露遭遇4200万美元被盗。这些事件表明,私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学问。
在当前环境下,使用中心化机构服务存在巨大信任危机,而单独管理私钥又面临诸多挑战。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方法,既可以安全管理自己的资产,又不必担心因单个私钥泄露导致全部资产损失呢?
某知名多签方案的优缺点
由于以太坊本身不支持多签名模式,用户无法像比特币那样直接构建多签地址。不过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实现链上多签钱包。在选择智能合约钱包时,需要使用经过多次审计并长期验证的成熟方案。某知名多签方案无疑是较优选择。
该方案允许用户将资产托管到多签合约中,并自定义签名规则。资产由多个地址协同管理,每笔交易需多方签名确认才能执行。这种方式可以消除单个私钥泄露导致全部资产损失的风险。
然而,该方案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使用便捷性上存在一些不足:
那么,是否存在更好用的多签产品,在保持原有安全性的同时解决这些不足呢?某安全公司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灵活的链上分权与风控新方案
该公司基于上述多签方案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模块扩展功能,实现了多签钱包与项目合约交互的灵活定制。新方案可提供以下服务:
单签分权
支持函数级别的分权管理,可针对特定用户角色配置不同的函数交互权限。只需在网页界面简单配置,即可赋予用户角色对特定合约、特定函数的调用权限。
例如,可以配置harvester角色仅能调用某DEX的收益提取函数。添加成员时指定用户角色,该地址就可以代表多签钱包执行特定合约调用交易。这样可以避免繁琐的多方签名过程,提高操作效率。同时由于权限受限,即使账户遭受攻击也不会直接威胁钱包本金资产,最小化了操作风险。
ACL风控
除了函数粒度分权,新方案还提供更细粒度的ACL(访问控制列表)合约风控机制。用户可根据业务场景,定制化制定任意分权与风控规则,如:
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案作为去中心化托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链上合约源码均已开源。用户或第三方可对源码进行审计,以确保不存在中心化风险。
总结
近期安全事件警示我们,无论将资产存放在中心化机构还是自行管理私钥,都存在一定安全风险。这推动各方寻求更好的资产托管方案。某公司推出的去中心化托管方案,扩展了业界成熟的多签解决方案,提供了更灵活的分权及风控功能,更好地平衡了资产安全性与易用性的矛盾,为机构和个人提供了新的资金管理工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