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质押赛道降温 头部项目战略转型寻突破

robot
摘要生成中

再质押叙事降温,头部项目转型求突破

2024年上半年,二次收益概念引发市场热潮,再质押成为加密生态的核心话题。多个再质押项目相继涌现,相关代币大量发行。然而,如今这一赛道的两大领军项目均选择了战略调整:

一家项目宣布转型为加密新型银行,计划推出现金卡及面向美国用户的质押服务;另一家则宣布裁员约25%,重组资源聚焦新产品开发。这些变化是否预示着再质押赛道正面临转折点?

EigenLayer、Ether.fi双双转型,再质押叙事黄了?

从爆发到降温

过去几年,再质押赛道经历了从概念试水到资本密集涌入的周期。据统计,目前该领域已累计诞生70余个项目。2024年,融资事件激增至27起,全年吸引近2.3亿美元投资,成为加密市场最受关注的赛道之一。

然而,进入2025年后,融资节奏开始放缓,整体热度逐步降温。同时,行业洗牌加速推进,已有11个项目相继停运,早期泡沫逐渐被清理。

目前,某头部项目仍是赛道的主导者,总锁仓量(TVL)约为142亿美元,占据全行业超63%的市场份额。在其生态中,排名前三的项目分别占75%、12%和8.5%的份额。

EigenLayer、Ether.fi双双转型,再质押叙事黄了?

数据显示增长动能减弱

截至目前,再质押协议的总TVL约为224亿美元,较2024年12月的历史峰值(约290亿美元)下降22.7%。尽管整体锁仓规模仍然可观,但增长动能已明显放缓。

用户活跃度下滑更为显著。数据显示,以太坊流动性再质押的日活跃存款用户数已从2024年7月的高峰(上千人)骤降至当前仅三十余人,而某头部项目的每日独立存款地址数量甚至跌至个位数。

从验证者角度看,再质押的吸引力也在减弱。当前以太坊每日活跃的再质押验证者,与常规质押验证者相比已不足3%。

此外,多个头部项目的代币价格均较高点回调超过70%。整体来看,尽管再质押赛道仍保有一定体量,但用户活跃度与参与热情已显著下滑,生态正陷入"失重"状态。叙事驱动效应减弱,赛道增长进入瓶颈期。

EigenLayer、Ether.fi双双转型,再质押叙事黄了?

EigenLayer、Ether.fi双双转型,再质押叙事黄了?

EigenLayer、Ether.fi双双转型,再质押叙事黄了?

头部项目转型寻求突破

随着"空投期红利"褪去、赛道热度消退,可预期收益曲线趋于平滑,再质押项目开始面临如何实现长期增长的挑战。

以一家头部项目为例,其在2024年底连续两月实现超350万美元的收入,到2025年4月,收入回落至240万美元。在增长动能放缓的现实下,单一的再质押功能难以支撑一个完整的商业故事。

该项目开始扩展产品边界,转型为"加密新型银行",通过账单支付、工资发放、储蓄与消费等真实世界场景,构建金融操作闭环。"现金卡+再质押"的双轨组合,成为其试图激活用户粘性与留存的新引擎。

另一头部项目则选择了更偏向基础设施战略层面的重构。它宣布裁员约25%,并将资源集中投入新产品开发者平台,试图为链上与链下的应用提供通用信任基础设施。

这两家项目的转型,虽路径各异,却本质上指向同一逻辑:将"再质押"从终点叙事转变为"起始模块",从目的本身变成构建更复杂应用系统的手段。

再质押并未消亡,但其"单线程增长模式"或难以为继。只有当它被嵌入更具规模效应的应用叙事中,才能持续吸引用户与资本。再质押赛道以"二次收益"点燃市场热情的机制设计,如今正在更复杂的应用图谱中,寻找新的落点与生命力。

EigenLayer、Ether.fi双双转型,再质押叙事黄了?

EigenLayer、Ether.fi双双转型,再质押叙事黄了?

EIGEN3.96%
ETHFI2.4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空投自由人vip
· 08-06 00:16
项目都挺油的~
回复0
MEV猎手不亏本vip
· 08-05 15:08
摆烂得也太快了吧
回复0
夜间创世纪vip
· 08-04 03:59
深夜看数据 70+项目部署 热度过剩了
回复0
不明觉厉分析员vip
· 08-04 03:43
炒作归炒作 死的也快
回复0
Metaverse Hobovip
· 08-04 03:41
炒作过了 转型找活路呗
回复0
做题家の困惑vip
· 08-04 03:40
割韭菜又有新活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